一段名为《冰球全屏红人》的短视频在抖音、B站和小红书同时爆火,短短一周播放量突破8000万,点赞数超过120万,它不是明星代言,也不是大制作广告,而是一个普通大学生用手机拍摄的冰球训练日常,为什么这段视频能破圈?它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传播逻辑?我就带大家拆解这个“冰球全屏红人”现象,看看一条看似普通的视频,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全民热议话题的。
我们得承认,这个视频之所以能火,是因为它打破了人们对“冰球”的刻板印象,大多数人觉得冰球是专业运动员才玩的运动,高冷、昂贵、小众,但视频里那个戴鸭舌帽、穿着旧羽绒服的男生,一边滑冰一边跟镜头说:“别看我穿得土,这可是我练了三年的‘硬核技巧’!”——这种反差感瞬间击中了观众的情绪点:原来普通人也能玩出花样!
更妙的是,视频采用了“全屏视角”拍摄手法:没有剪辑、没有字幕、没有BGM,全程只用手机摄像头对准冰面,把冰球撞击、摔倒、擦肩而过的一瞬间都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,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,产生强烈共情,有人留言:“看得我手心出汗,像在打游戏一样紧张!”——这就是“真实感”的魔力。 本身具备极强的情绪价值,视频里那个男生并不是职业选手,他只是个热爱冰球的大学生,每天放学后去冰场练两个小时,他摔过三次,膝盖淤青,但每次站起来都会笑着对镜头比耶,这种“不完美却坚持”的态度,在当下快节奏、内卷严重的社会环境中,反而成了稀缺品,年轻人不再只追“完美人设”,他们更愿意为“努力的真实”买单。
平台算法也功不可没,这条视频最初发布时只有几千播放,但因为评论区出现了大量“求教学”的留言(怎么练平衡?”、“有没有入门装备推荐?”),系统判断它是高互动内容,于是开始推送给更多用户,尤其是体育、健身、大学生等垂直人群,一旦形成裂变效应,病毒式传播便水到渠成。
我们要看到,“冰球全屏红人”不是偶然,而是自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:内容不再依赖流量明星或巨额预算,而是靠“真诚+细节+情绪共鸣”来打动人心,它告诉我们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IP,只要你在某个领域足够专注,愿意分享真实的自己。
如果你也在做自媒体,不妨问问自己:你是否也有一个“冰球时刻”?那个让你热血沸腾、愿意反复打磨的小众爱好?别怕冷门,别怕没人看,因为总有人等着被你的真诚点亮。
冰球可以很酷,视频也可以很燃,关键是你敢不敢,把镜头对准自己,然后说一句:“你看,这就是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