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款名为《冰球豪华版》的游戏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爆火,尤其是“满屏红人”的现象让人瞠目结舌——几乎每个热门视频里都有穿着冰球装备、戴着夸张头盔的网红,在冰面上滑行、摔跤、表演花式动作,配上魔性的BGM和“你敢信?这也能玩?”的弹幕,简直成了新的社交货币,当我们在惊叹这些红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时,是否也该停下来想一想:这真的是冰球运动的本真吗?
说实话,我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体育类自媒体内容创作者,对这种“红人化”趋势既兴奋又担忧,兴奋的是,它让更多年轻人第一次接触到冰球这项原本小众的运动;担忧的是,这种“速食式传播”正在把冰球变成一种表演道具,而不是一项值得尊重的竞技体育。
我们先来看数据:据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的年度报告,《冰球豪华版》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2亿次,其中90%的内容由个人账号发布,平均单条视频点赞数超过5万,这些数字背后,是大量普通用户被“好玩”“上头”“搞笑”等标签吸引而来,但问题在于,他们看到的不是冰球训练的艰辛,而是“摔得帅”“穿得酷”“配乐燃”,这种内容导向,本质上是在消费冰球的符号,而非理解它的精神。
更令人担心的是,不少青少年因此误以为冰球就是“拍个视频就能火”,于是盲目跟风,甚至有人花钱买装备去模仿红人动作,结果不是受伤就是彻底失去兴趣,这不是推广冰球,这是制造误解,真正热爱冰球的人知道,它需要耐力、技巧、团队协作,甚至心理素质——哪一条都不是靠一个30秒的视频能体现出来的。
我也承认,红人效应本身并非坏事,就像当年街舞、滑板通过短视频出圈一样,冰球也需要这样的“破圈”机会,但关键在于:如何引导?谁来负责?如果平台只追求算法推荐的数据增长,而不管内容质量,那最后只会留下一堆“伪冰球爱好者”,以及一群真正热爱这项运动却被淹没的声音。
作为自媒体作者,我希望看到的是更多深度内容:比如冰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记录、不同国家冰球文化的对比、甚至是普通人在零基础下如何入门,这才是可持续的传播方式,也是对冰球这项运动应有的尊重。
别让“满屏红人”成为冰球的终点,而应让它成为起点,让我们一起推动从“看热闹”到“懂门道”的转变——毕竟,真正的热爱,从来不需要滤镜。